2016年8月1日星期一

美联储前主席警告通胀风险,真的吗?

作者:藿香子    时间:2016年8月1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最近频频出镜。格林斯潘曾在1987年8月至2006年1月任美联储主席,任职近19年。他执掌美联储的最后几年是美国房市泡沫和房贷危机形成的关键几年。因此很多人认为他对08年的房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有很大责任。

格林斯潘退职后比较低调,但最近出镜明显频繁。他的主要观点是现在的债卷利率过低,市场严重低估了通胀风险。尽管现在通胀不高,美联储实际更担心滞胀,但格林斯潘强调广义货币M2的增长是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的,这是长期检验过的规律。同时他强调工资上涨一旦超过生产效率的提高,通货膨胀就不远了。

笔者对格林斯潘的通胀观点并不认同。原因是现在的经济活动相对传统经济理论相差很远。

首先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形成消费者信贷大幅上涨。美国消费者的负债率实际上连续多年在下降。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没有形成可观的企业投资增长。企业的确充分利用低利率机会举债,但多用于企业股票回购,而不是用于增加投资和扩大经营。所以传统货币理论已经不再符合现实世界的经济运行。

其次,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能过剩。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导致产能过剩加剧。低廉的信贷使效率不高的企业得以维持,市场失去了建设性自毁机制(constructive destruction)。与传统经济理论恰恰相反,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加剧供给过剩,更加抑制了通货膨胀,而非推高通货膨胀。

再次,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有相当的饱和。即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钱,也还是吃三顿饭,开一个车。可以想象在发达国家,消费者的各种消费需求基本满足,因此货币政策对消费增长影响有限。这种环境下,消费市场的增长要依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有其自有规律,不是烧钱就能烧出来的。

最后,长期低利率政策导致债卷资产回报低迷,使退休金增长低于预期。这迫使消费者不得不增加退休金投入,进而减少可支配消费。这也抑制了需求增长,无法推动通货膨胀。

综上原因,格林斯潘的通货膨胀担忧,以及他依赖的传统理论,都十分脱离现实。


作者:藿香子
时间:2016年8月1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