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繁荣在90年代达到顶峰,美国当时充满了对日本的恐惧,书店商业书籍充斥着介绍日本经商之道的书籍,学习日本成了美国的时尚。日经股指在1990年达到峰值(见图一),此后一路下滑。日本央行从1991年中开始下调利率,从6.0%一路下降,1995年降至0.5%。日经股指在1995年降至14517点,和1990年峰值38916点相比下跌62.7%,之后虽有反弹,但股市最好也就恢复到顶峰的57.9%,而且昙花一现。最终日本央行在2001年将利率降低至0.1%。但0.5%和0.1%又有多大区别?日本在1995年基本就进入零利率时代。
2006年日本似乎出现转机,日本央行升息一次,并在2007年再升息一次,短期政策利率达到0.75%。但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日本再度回到零利率。日本难得的升息尝试昙花一现。也许日本运气不好,升息选在金融海啸前,不过有些经济学大牛认为日本经济刺激政策不到位,力度不够。这种理论,笔者只能半信半疑,因为日本有太多主流经济学家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日益下跌的失业率和雷打不动的工资。主流经济学认为劳力市场过于紧张会推动工资上升,进而推动消费和物价上升。这个重要经济学理论支柱在日本就是迟迟看不到。关于美国工资收入增速,见《美国2月非农就业数据解析:工资增长成谜》。
很多人都坚信美国不是日本,不会重蹈日本覆辙,不过这些人几年前也没有预料到美国的利率现在还这么低,也不能解释失业率都下跌到这么低,但工资增长没有增速迹象。所以坚信美国利率将终结牛市的信心也是常常落空,并不牢靠。至少美国的工资增速似乎越来越像日本了。笔者对美国利率看法见《美国利率正常化基本是海市蜃楼》。
日本的另一个悲催故事是股市再也回不去了。如果不是近年日本央行在市场上购买股票基金,现在的股市可能还要糟糕很多。一方面这一悲剧打破了对股市长期看好的定律,巴菲特如果到了日本也会业绩很差,他的神功也就适用美国。另一方面股市估值的基本定律,即股价等于未来收益在眼下的折价叠加,也受到挑战。根据这一传统利率,未来利率越低,市盈率越高,因为折价系数越大。日本零利率基本是永远的了,日本央行都锁定十年为零利率,如此长期低利率,未来现金流的折价基本为一,再大不过了。基于这一估值理论,日本股市的市盈率该是天价了,30都太低!但日本股市并没有这样繁荣,市盈率只有15左右!股市的估价理论也失效了。
让人纠结的日本,还是让人纠结的经济学?
图一 日本利率和日经股指
蓝线: 利率(左坐标)
红线: 日经股指(右坐标)
(阅读更多,回到首页; twitter:@wjbf2016)
作者:藿香子
时间:2017年4月4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