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星期二

以史为鉴:美国1930年关税法案和经济大萧条

历史往往有很多相似性。当今世界全球化和产能过剩困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这些现象很类似全球大萧条前的经济环境。在此回顾历史很有意义。

2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主要得益于电气化。农场很多依赖牛马牲畜完成的工作被马达和拖拉机取代,农业产出大幅提高。但劳工工资增长严重滞后于产能增长,因而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国会议员 Smoot 认为提高进口关税可以减低供给,减轻美国农业供需矛盾,保护农业的就业机会。美国当时其实贸易上整体顺差,尽管农产品贸易上逆差,但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长迅速。

1927年日内瓦召开的世界经济讨论会专门对贸易问题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呼吁各国降低关税,鼓励贸易。会议认为只有加强商品贸易才能解决各种不平衡。但很多与会国并未遵守承诺,1928年法国开始推出法案提高关税并实施贸易限额。

由于全球经济在1929年进入大萧条前期,美国保护本国就业机会成了更受瞩目的问题。国会议员 Smoot 开始酝酿新一轮关税法案。Smoot 认为一战后各国的消费能力太落后于工业化创造的产能,因此有必要通过贸易壁垒保护美国。该法案以主要支持者Smoot 和 Hawley 命名,二者都是共和党议员。

赫伯特·胡佛在1928年竞选总统时向农民许愿提高农产品关税。1928年大选不仅胡佛胜选,而且共和党控制了众参两院的多数席位。上任后胡佛授意国会提高农产品关税,但下调制造业产品关税。超出胡佛意料,国会通过的税法同时提高农产品和制造业产品的关税。尽管法案在参议院受阻,但最终还是在1930年3月通过。Smoot–Hawley 关税法案将两万种以上的商品进口税上调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尽管 Smoot–Hawley 法案的经济效果仍有争议,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该法案效果适得其反,并加重了全球大萧条的深度,也延长了萧条持续时间。

值得玩味的是全球大萧条的起因是工业化导致的生产效率提高和产能过剩。不幸的是,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未能被社会政经体系有效消化,反而导致经济灾难,最后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句号。今天人类社会面临智能化革命,同样造成产能过剩,工作消失,供过于求。人类社会能否有效应对,不再从蹈覆辙?

(住:本文资料主要取自维基百科)

(阅读更多,回到首页)

作者:藿香子
时间:2016年12月6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