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华盛顿都督促德国提高内需,扩大进口,改善德国带来的全球和欧盟内部的严重贸易不平衡。德国回绝这些批评,声称已经提高国内最低工资和退休金,并扩大了政府开支。
由于出口下滑,2016年的中国经常项目剩余估计会缩减700亿美元,到2600亿美元(约占中国GDP 2.6%)。日本保持第三,2016年的经常项目剩余估计为1700亿美元(约占GDP 4%)。
笔者在《畸形的欧元区》 指出德国的强大优势得益于欧元区单一货币结构。在通常情况下,出口竞争力差的国家可以让货币贬值,进而增强出口竞争力,削减进口数量。但在欧元区单一货币结构下,经济弱国只有财政政策主权。在欧洲经济危机中,德国等债权要求经济危机受灾国削减财政支出,反而加剧了欧元区的经济不平衡。同时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驱使欧元贬值,让德国在全球市场大大受益。“统一的货币和一体的货币政策使欧元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Stiglitz)对欧元区结构问题有专著讨论,见《斯蒂格利茨(Stiglitz)深度解读欧元区困境》)
显然德国的巨幅经常项目剩余和欧元区难以长期共存。但目前看不到任何实质性结构性变化的政治动力。
图一 德国经常项目剩余(每月,百万欧元)
(阅读更多,回到首页)
作者:藿香子
时间:2016年9月6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